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

  一、诊断依据

  1.血浆葡萄糖浓度多数在发生酮症酸中毒时高达16.8mmol/L(300mg/dL)以上。

  2.血pH值<7.3,HCO3-<15mmol/L.

  3.由于电解质影响阴离子间隙(AG)增高(正常值8~16);计算公式为AG=[K+十Na+]-[Cl-+HCO3-].

  4.血酮体或尿酮体及尿糖阳性。

  二、治 疗

  治疗包括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控制高血糖。开放2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纠正脱水、酸中毒和小剂量胰岛素的输注。

  脱水、酸中毒的纠正

  1.累计丢失量

  估计脱水程度:轻度60~80mL/kg,中度80~100mL/kg,重度100~120mL/kg;多数患儿以中度脱水为主。首先以0.9%NaCl溶液20mL/kg,于1~1.5h内输入,然后根据血钠浓度开始用NaCl溶液或0.45%NaCl溶液输注。

  累积丢失的1/2量于开始治疗后8~10h给予,其余1/2量于后14~16h匀速输入,速度以10~20mL/(kg·h)为宜。

  2.生理维持量

  按60~80mL/(kg·h)计算,一般输入l/3~1/2等渗液体,可根据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加以调整。

  3.含K+液的应用

  患儿一旦有尿即可在每批液体中加入含K+溶液,总量为每日3~6mmol/kg,输液内K+浓度≤40mmol/L,24h内补入。

  4.碱性液的应用

  需严格掌握,血pH<7.1,CO2CP<5.4mmol/L(12vol%)时,为应用NaHC03的指征。5%NaHCO3补充量=(15-所测HC03)(mmol)×体重(kg)×0.6.开始用计算量的一半。以注射用水稀释成1.4%浓度(等渗),于1~2h内输入,复查血pH>7.2时,即应停止。血pH越低纠正酸中毒越慢。

  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法纠正糖代谢紊乱

  剂量 一般主张用RI0.1IU/(kg·h)。以0.9%NaCl溶液60ml.稀释,利用输液泵控制速度为lml/min,每1~2h监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下降情况逐渐调整输液速度[自0.5mL/min即0.05IU/(kg·h)降低到0.25mL/min即0.025IU/(kg·h)].使血糖维持在11.2~14.Ommol/L(200~250mg/dL)为宜。当患儿清醒可以进餐时,在停止小剂量胰岛素滴注之前半小时,皮下注射RI0.25IU/(kg.次)。以防止血糖过快回升。

  当血糖下降至11.2~14.0mmol/L(200~250mg/dl)时,患儿仍呕吐或难以进食,或合并严重感染,而不能停止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时,可给含糖2.5%~5%的溶液滴注,但同时应按每2~4g葡萄糖加用1IU胰岛素的比例,加入RI.

  感染的治疗

  酮症酸中毒时常伴感染,根据可能诱发感染的病原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