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分为颅脑损伤性和非损伤性(自发性)两大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又分为两种:

  1.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作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率每10万人5-20人,仅次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出血排脑血管疾病的第三位,可见于任何年龄,50-60岁多见,青壮年亦常见发病。四季均发病,以秋初、冬季为多。

  临床表现

  1.剧烈头痛伴呕吐,多在活动或用力、激动状态下突然起病,起病早期多有血压升高、心率快、呼吸急促;

  2.精神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常波动性变化是其特点之一,意识障碍恢复后又加重则可能为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缺血等;

  3.脑膜刺激征:表现颈部强直,克氏征阳性;

  4.颅神经损害:眼睑下垂、眼球外展不能、一侧周围性面瘫、面部麻木、耳鸣耳聋眩晕、视网膜出血和视乳头水肿等;

  5.其他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一过性一侧肢体瘫痪、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暂时性失语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