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流行性结膜炎

  概述:什么是流行性结膜炎?

  流行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眼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结膜充血、水肿、有较多滤泡,角膜上皮细胞下点状浸润。

  病因:流行性结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的致病病原体是腺病毒,以腺病毒Ⅷ型最常见,常造成暴发流行。

  症状:流行性结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患眼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

  2.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有较多滤泡;

  3.水样分泌物;

  4.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5.发病1~2周后,角膜上皮细胞下点状浸润,荧光素染色阳性。

  检查:流行性结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检查时,以1%荧光素染色后,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中心区有很多散在点状着色,上皮下有圆形浸润点,将上皮微微抬起,但不形成溃疡。

  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应该如何治疗?

  1.局部应用抗病毒眼药,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

  2.重症者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

  3.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预防:流行性结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传染性很强,在家庭和集体生活中极易流行。由于接触传染,故须把病人的用具严加消毒和隔离。

  患本病应及时予以重视,积极治疗,如有角膜上皮下浸润不及时治疗可遗留角膜点状疤痕性混浊,而影响视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