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高血压病人的错误观念与护理指导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少病人对待高血压治疗尚有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因此影响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以人为本”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并为之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1高血压病人中存在的错误观念

  1.1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这样做往往不准确,特别是长期血压高的患者,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性,所以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也无任何不适。如仅以自我感觉来决定是否服药,那样贻害无穷。

  1.2用药不规则

  有些病人不能坚持服药,有时服药,有时又不服,导致血压不稳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长期受损。

  1.3血压一正常,即停药血压一正常,即停药

  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导致了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的不稳定情况。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1.4“盲目治疗”

  有的患者长时间一味服药而不定期到医院检查,这样易产生药物副作用或耐药性。

  1.5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治疗

  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治疗上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6认为降压药属于“顶药”,服不服药没有多大差别

  在高血压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必须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以减少和推迟脏器的损害,延长寿命。

  1.7盲目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

  将服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不讲究实效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产生耐药性,并易出现药物副作用。此外,不同的病人,需根据其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功能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千篇一律或长期服用一类药物,不加更改,不明血压高低,实际上也是一种“盲目或无效治疗”,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1.8不求医,自行购药治疗

  不求医,自行购药治疗,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高血压的治疗简单化了。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达几十种,各有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病人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科学、合理地治疗,一定的危险性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自行购药服用,带有一定危险性。

  1.9自认为血压只是偏高,不值得治疗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血压超过140/85mmHg(1mmHg=0.133kpa),即可认为患有高血压。但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处在上述的边缘状态,因此往往不被重视。据报道,这种程度的高血压同样对机体会产生危害。

  1.10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老年人(指60岁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主要指心、脑、肾),稍偏高一点的血压,有利于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自身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反而得不偿失。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应因人而宜,不可一律追求正常血压值。

  2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指导

  2.1加强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许多病人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不够,尤其对有效治疗高血压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关系认识不足,没有在真正意义上重视高血压的治疗,致使一些重要靶器官受损、致残而追悔莫及。护士应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对病人进行高血压病知识的宣传,如发放小册子,出板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候诊宣传、出院宣传等。通过宣传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病人应积极地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

  2.2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不同的病人须根据其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功能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药物、适当的药量。药物应选择缓慢、平稳降压,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的药物。血压正常后应使用合理有效维持降压的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稳定。要避免盲目用药、盲目追求新药、贵药,避免间歇性停药或频繁换药。理想降压药除了有效减压外,还应具有连续用药不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小,能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服用方便,药价适宜。

  2.3定期复诊与自查相结合

  治疗高血压病的目标不仅是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而且要长期稳定,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定期复诊与自查可以了解血压及脏器功能情况并据此调节用药种类、剂量、服药次数,将血压降到理想的水平,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实现个性化治疗。初服药者,最好能自备血压计,学会自测血压,每天测2次(早、晚各1次),血压稳定后1周测1-2次,或是到社区卫生站测血压,做好记录,并根据血压情况决定复诊时间。如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4药物与综合性治疗相结合

  引起高血压病的因素很多,因此高血压病的治疗不能单靠药物,而且要辅以非药物治疗。首先,高血压病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戒酒,饮食宜清淡少盐。保持大便通畅。其次,工作生活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再其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最后,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2.5做长期治疗心理准备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服药,不仅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还可以保障重要器官不受损害。其治疗原则是:长期服药,可以少吃,不可不吃。总之,做好高血压病的治疗,护理人员要大力宣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使高血压病人能充分认识、足够重视其有效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纠正其不正确观念,坚定其治疗高血压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重要脏器受损害,维护其健康。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