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结核性腹膜炎

  概述:什么是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倦怠、发热、腹痛与腹胀等,可引起肠梗阻、肠穿孔和形成瘘管等并发症。结核性腹膜炎约占结核病的5%,仅次于肺结核和肠结核。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近年来,结核性腹膜炎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轻型、不典型者仍不少见,有时给诊断带来困难。

  病因:结核性腹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结核性腹膜炎大多是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源通过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感染。

  症状:结核性腹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盗汗、消瘦、贫血和水肿等;2.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3.腹部包块、压痛、膨隆及腹水征阳性、腹壁柔韧感;4.其他部位结核及并发症的相应表现。

  检查:结核性腹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注意颈部、腋窝部、皮肤、骨关节和盆腔有无结核病变。

  2.直肠指检在直肠膀胱凹处有无结节状物。

  3.腹腔镜检查可发现腹腔及盆腔结核病变,需要时可作活检。

  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应该如何治疗?

  1.加强营养、适当休息;2.对症支持;3.抗结核药物;4.肾上腺皮质激素;5.手术治疗。

  预防:结核性腹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结核性腹膜炎经休息和抗结核治疗可得到满意的疗效,但有严重并发症如严重的肺结核或粟粒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预后较差。

  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治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对已有肺结核的病人,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应采取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尽快使痰菌转阴,以免吞入含菌痰液而造成肠道感染。牛奶必须煮沸后饮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