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概述:什么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后期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本综合征的病因繁多,我国常见者是伴尿流梗阻的复杂性慢性肾盂肾炎,而药物、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引起本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与病因关系密切。若为感染所致,多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药物性者与服药(尤其镇痛药)史有关,地区差异可能与种族、气候、饮食习惯等有关。

  症状: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有反复发作肾盂肾炎史或滥用镇痛药史;

  2.不明原因的氮质血症或/及轻度尿常规检查异常,蛋白±-+,尿沉渣可有白细胞;

  3.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多尿、夜尿、肾小管性蛋白尿(低分子蛋白尿,其量〈0.5-1.5克/24小时);

  4.可能有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多尿、烦渴、低比重、高pH尿;

  5.疾病后期可有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

  检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比重1.015以下,pH>6.5;4.尿蛋白定量≤1.5克/24小时,低分子蛋白尿;

  2.酚红排泄试验及浓缩稀释试验提示肾小管功能损害;

  3.尿溶菌酶及尿β2-微球蛋白增多。

  治疗: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如停用过敏药物,清除感染源;2.对症支持疗法;3.抗菌素治疗;4.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5.发生终末期肾衰者,进行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行肾移植。

  根据病因用药,如为慢性肾盂肾炎选用抗生素抗感染,药物引起者应马上停药,高尿酸性肾病者应用降血尿酸药物。一般情况使用A、B项药物未见好转,可联合加用C项药物,而且尽可能查清病因,针对病因用药,避免盲目滥用抗菌素。

  预防: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是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因复杂,与感染、药物、中毒、代谢障碍、免疫缺陷,以及某些疾病有关。由于本综合征起病隐袭,肾功能减退逐渐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可能不被认识。

  应注意两个倾向,一是将原发病不大明显的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滥诊为非活动性肾盂肾炎;另一倾向是将本综合征误诊为慢性肾小球疾病,怀疑患本综合征的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