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产后抑郁,如何过这一关

  所谓的“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只不过病症发生在孕妇生产之后而已。据有关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抑郁症,其人数要比男性多三倍。其中的原因很可能与妇女的生理特点有关,因为妇女有一些男性所没有的“非常生理周期”,在这些特殊的时期,女性体内的各种激素分泌失常,从而可能导致脑部的某些化学成分失去平衡,结果诱发忧郁情绪和抑郁症状,严重的则出现抑郁症。

  比如绝经期的妇女如果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十有八九会伴随有抑郁症状,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其中比较典型的异常反应是:突然有极度的精神失落感,同时伴有严重的失眠、便秘或高血压,犹如身陷“精神炼狱”一样,难以自拔,更严重的情况是甚至希望靠自杀来结束这种莫名其妙的、极度的痛苦。而在妇女的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因此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也不小。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会使妇女比男子更容易产生抑郁症,家庭关系的失和、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等等,都会使妇女心理失调,乃至出现抑郁症。

  对产妇而言,产后对自己正式进入母亲角色缺乏心理准备,对孩子不满意或家人对孩子不满意(如孩子的性别)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对工作前途的担忧,因哺育婴儿而造成的烦躁、疲劳和怨恨等,这些都是造成妇女产后出现忧郁情绪的原因,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缓解和消除,就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再严重些则会诱发抑郁症。

  产后的抑郁不仅会对母亲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还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比如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妨碍。所以,无论产妇本人还是亲友,一旦发现当母亲的有抑郁倾向,就应该及时予以帮助。好在现代医学发达,对抑郁症可以选择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但在妊娠期、哺乳期,药物不是好的选择),甚至是集体出游、聊天等活动都有助于病症的缓解和消除。

  顺便一提,美国有人对产后抑郁症还有个有趣的发现:不仅有“抑郁妈妈”,还有“抑郁爸爸”,研究发现两者数量不相上下。这些抑郁爸爸和产妇一样,在婴儿出生8周后会出现中等程度的沮丧症状。其原因是现代社会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哺育婴儿已经不完全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了,孩子出生后生活责任和负担的加重对男性同样是个考验,有的人缺乏事先的心理准备和事后处理消极情绪的对策,结果便成了患“产后抑郁症”的爸爸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