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的作用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它能消除口腔内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而且有按摩牙龈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刷牙对于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特别是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和龋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牙刷的选择
牙刷是口腔卫生保健用具,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其特点是:
(l)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
(2)刷毛排列合理,一般是2~3排,便于清洁牙齿和刷牙后牙刷本身清洗。刷毛选用优质尼龙丝,细而有弹性。
(3)刷毛的顶端呈圆形,刷牙时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
(4)牙龈萎缩需要用牙间刷。
牙膏的选择
首选含氟牙膏,兼用其他牙膏。含氟牙膏不仅有抑制牙菌斑的作用,而且可以保护牙釉质,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龋齿。
刷牙水温度
经有关研究证实,牙齿适宜在30~36度水温下进行正常新陈代谢。因此刷牙时,牙齿如长时间受到骤冷或骤热的刺激,不但容易引起牙龈出血,而且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易诱发牙病,影响牙齿的寿命,影响身体健康。
刷牙的次数和时间
早晚必须刷牙,漱口。有条件者,每餐之后应立即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临睡前刷牙最为重要,因为人在睡着后,唾液分泌会减少,而唾液可以冲走细菌并抑制细菌繁殖。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就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所以在睡前刷牙,把留在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屑刷干净,刷完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就可以维护一夜的口腔卫生。
牙刷的保养与更换
切忌几个人合用一把牙刷。每次刷牙完毕,应将牙刷洗净将刷头朝上放入杯内,置于通风干燥处。每1-3个月应换一把新牙刷,如发现刷毛散开变曲,倾斜应及时更换。
刷牙技术要点
1)辨认菌斑的附着部位:这是取得刷牙效果非常重要的环节。菌斑显示则是辨认菌斑的可靠方法。
2)刷毛紧贴牙面:口腔的解剖结构复杂,凹凸不平的区域较多,尤其是牙齿的邻接面和最后部磨牙的远中面,是最易堆积菌斑的部位。对其磨牙远中邻面刷洗时,从一个方向或从不同的方向、角度,尽量把刷毛伸进并与牙面紧贴,才可能对它作清刷。
3)牙刷头的动作:口腔结构较复杂,仅用一种刷牙方法,一个刷牙动作,是难以去净口内菌斑的。人们刷牙时,牙刷头的基本动作有纵向、横向、旋转和颤动四种,以完成刷牙过程。
4)顺序
刷牙的方法
刷牙的方法种类很多,有些方法既合理又方便,值得介绍与推广,每一种方法有它一定的特点,也仅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情况,没有一种刷牙法能适合于所有的人。人群中习惯采用的横刷法弊病较多,但如予以改进,也可变成一种较好的刷牙方法。任何一种好的刷牙法应当简单易学,清洁牙齿效果好,不损伤牙体和牙周组织。实际上,人们能否良好地掌握刷牙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手的灵活性。虽然每个人刷牙的手势有巧拙之分,但只要给予充分诱导,一般人都能有效地使用牙刷清洁口腔。儿童的动作比较迟缓,且缺乏耐性,不能应付复杂的刷牙技巧,应教他们使用比较简单的刷牙方法。至于伤残人士,可能需要采用刷柄设计经过修改的牙刷,方便抓握,或使用电动牙刷。刷牙方法与牙刷的品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主要介绍普通牙刷的刷牙方法。
刷牙方法举例
生理刷牙方法:将牙刷毛与牙面接触,刷毛顶端指向冠方,然后沿牙面向牙龈轻微拂刷,类似咀嚼纤维性食物对牙面的摩擦动作。这种方法能清洁牙面和刺激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
水平颤动法:也叫Bass刷牙法。水平颤动法用短颤的横刷动作最能洁净菌斑,故又称为沟内刷牙法。置刷毛毛尖与牙齿、牙龈面成45°角而轻度加压,刷毛顶端部分进入龈沟,而部分在沟外,然后作前后向颤动6~8次,颤动时刷毛移动仅为1mm.刷上下前牙的舌腭面时,如牙弓狭窄,可将牙刷头竖起作短横刷颤动。同时还应拉刷后牙咬牙合面,清洁牙合面的窝沟点隙。
旋转刷牙法:也叫Roll刷牙或竖刷法。刷毛与牙面成45°刷毛头指向牙龈,和牙龈轻轻接触,然后向牙冠方向转动,速度不要太快,这样重复8~10次,逐渐在每个牙齿的唇(颊)面和舌面移动。在刷咬合面时,刷毛置于咬合面上前后移动。这种方法有按摩牙龈、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上皮角化的作用,有助于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
上述各种刷牙方法,在熟练的基础上也可以综合起来,例如先作水平颤动法,然后要作几下垂直颤动法,择其优点,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