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回事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或几天。心率多在每分钟160-220次。由于发作时异位节律点起源不同,可分为房性、交界区或室性。前两种有时心电图难以鉴别,同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也相仿,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常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烟酒过量有关。更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甲亢患者。某些药物(如洋地黄)中毒也可引起。麻醉时,心导管检查等也可导致。妊娠期和预激症候群也常是诱发此病的因素。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塞、严重的心肌炎等。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中毒也可引起。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也可导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