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什么是艾滋病毒

  艾滋病病毒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因为这种病毒主要侵犯那些起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所以将此病毒命名为嗜人TH淋巴细胞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执行委员正式批准,将引起艾滋病的逆转录病毒定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毫微米,包膜由一薄层类脂质构成,它具有抗原性。艾滋病病毒以核糖核酸(RNA)为其遗传方式,而人类细胞是以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遗传方式。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之后,在一种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它可以融合于人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并进行复制,分裂繁殖,也可以按它自己特有的遗传方式来复制,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还可以在受其感染的细胞染色体内长期潜伏,暂时不发病。它能引起终身感染,随时可以在受感染的人身上引起疾病。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精液、血浆、血清、脊髓液、唾液、眼泪、尿、乳汁和阴道分泌物中。可以感染T和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朗格罕细胞以及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细胞。专家认为神经组织可作为病毒储存的地方,由此产生病毒,并不断侵犯其它T细胞。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