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肿瘤的诊断方法

  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大致有病史调查、体检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几种方面。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的望、闻、问、切;现代医学的视、触、叩、听各有所长。现归纳为问、闻、叩、触(包括切脉)运用于肿瘤的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上。

  ①问疹:问病史是判断疾病的一种重要的调查方法。所以,要重视病人的主诉症状;详细的询问病人生活与环境的情况,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表现。只有抓住病史中的主要问题,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诊断。例如对持续性的进食梗阻感或胸骨后烧灼感的病人,就要想到是否有食管癌的可能;必须进行必要的反复检查,直到明确诊断。

  ②望诊:要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及全身营养情况,以判断是否肿瘤或肿瘤对全身影响程度。局部望诊要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特殊变形及有无体表静脉曲张或浮肿等,以了解肿瘤的局部概貌。舌苔常可反映人体内在的气血盛衰和病变轻重的情况。癌症患者的舌苔多表现舌质红苔白、舌淡苔黄、舌紫苔少或舌见淤血。

  ③闻疹:包括闻其声音和气味。例如喉癌破坏声带或胸腔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时,引起声音嘶哑,听声音有助诊断。肺癌引起的肺不张,听诊时可发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当肿瘤压迫支气管时可产生支气管呼吸音。合并感染时可听到罗音。心脏听诊可判断肿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有些血运丰富的肿瘤,在局部还可听到血管杂音。癌瘤破溃感染,可闻到一种特殊的臭味。

  ④听诊:对胸、腹腔的肿瘤诊断有一定意义。肿瘤的存在使局部叩疹呈实音,出现胸水及腹水时,叩诊呈浊音,这是肿瘤产生转移的征象。

  ⑤触疹:切脉、肿瘤局部触疹及淋巴结触疹三部分。

  1.切脉:脉象可反映出人体的盛衰及肿瘤影响脏腑功能的变化。癌症患者的脉象一般表现弦、滑、虚、细四种情况。早期多表现弦滑数大,晚期多表现虚细无力。

  2.肿瘤的局部触诊:

  a.肿瘤的部位:发生在什么器官;与临近器官的关系如何;是否有重要脏器及大血管受累等。

  b.肿瘤的大小:详细检查肿瘤的长度、厚度及宽度,以及软硬度等。

  c.肿瘤的大体形态:形态为何;境界是否清楚;瘤体是否光滑。

  d.肿瘤的硬度:如骨样(骨瘤、软骨瘤);硬橡胶样(纤维瘤、纤维肉瘤、皮肤癌等);囊样(囊性肿瘤);有压缩质(海绵状血管瘤及海绵状淋巴管瘤);有搏动(血管丰富的肿瘤如某些溶骨肉瘤,还可能听到血管杂音)。

  e.肿瘤的活动度: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可否活动。对体表肿瘤要观察与皮肤有无粘连,有无侵润等。

  3.淋巴结触疹:主要是查清肿瘤有关淋巴结的转移。一般浅在的淋巴结可分为颈部、腋窝部及腹股沟部等几大区域。

  a.颈部淋巴结检查,要依次触摸颈下、颌下继之目耳下沿胸锁乳突肌向下,直至锁骨上窝。

  b.腋窝部淋巴结检查,可用检查者的前臂托起患者的肘部、自腋窝顶向胸壁方向触摸,亦可一手托起受检者肘部,另一手检查。若有肿大淋巴结,即可在指i.端上滑过。

  c.腹股沟部淋巴结检查时,要使下肢轻度曲伸外旋,先以手平摸腹股沟部,以查明表浅肿大的淋巴结;即则深摸下腹部,以了解髂窝内有无肿大淋巴结。在腹股沟摸到小而软的淋巴结多为正常现象。另外还须检查肘部滑车上以及腘窝部淋巴结。

  此外,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常须进行相应的检查。如对妇科肿瘤病人的双合诊检查,对肛门直肠肿瘤病人的手指肛诊检查等。

  辅助检查:

  一般经过周密的调查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可以对肿瘤进行诊断的,若把握不大或者是深部肿瘤,则需要采取器械或实验室等辅助检查,以协助诊断。但必许紧密与临床检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器械或实验室检查包括X线、生化、B超、CT、磁共振、食管镜、支气管镜、纤维肠镜、胃镜等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