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小儿败血症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什么是小儿败血症

  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液,在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造成全身感染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小儿败血症多数起病急、热势高,表现为突然高热,或先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呈持续高热或不规则高热,热退时出汗较多。个别体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可无发热,但精神欠佳,面色灰白。

  二、小儿败血症病因病理

  致病菌侵入血液,在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造成全身感染的重症感染

  三、小儿败血症症状

  不同致病菌引起的败血症其发热特点有所不同。

  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

  2.大肠杆菌败血症发病稍缓慢,发热程度不等,热型不规则;

  3.链球菌败血症多为反复发热,热型不定;

  4.细菌L型败血症的发热特点是体温波动大,可见多种热型,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几日后,即使在原抗生素继续使用的情况下,体温可再度上升,有的患儿发热可迁延数月。

  四、小儿败血症诊断检查

  1.病史

  2.病症

  3.实验室检查

  五、小儿败血症治疗方法

  1、发热治疗,药物降温可选择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也可采用冷盐水灌肠等物理方法降温。对持续高热者可以用消炎痛栓剂从肛门纳入。因败血症发热时间较长,最好多种退热方法交替应用

  2.病因治疗,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