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不明。不孕与生育少可能是其主要的发病因素。输卵管癌患者中有不孕史者占30%~60%。
病理
1.巨检
病灶常见于壶腹部,其次为伞端。多为单侧发生,双侧者占10%~26%。输卵管癌早期外观可正常,多表现为输卵管增粗,呈不规则形或腊肠形。输卵管剖面可见腔内有菜花样组织或坏死团块。输卵管伞端常与周围粘连封闭,管腔内可有积液、积血或积脓。
2.镜检
绝大多数是乳头状腺癌,占90%,其中50%为浆液性癌,大多分化不良,其他如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鳞癌、棘腺癌、鳞腺癌、粘液癌等少见。输卵管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分为3级:l级为乳头型,分化较好,以乳头结构为主,恶性程度低;Ⅱ级为乳头腺泡型,乳头结构仍存在但细胞分化较差,异型性明显并有小腺泡或腺腔形成;Ⅲ级为腺泡髓样型,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核分裂相多,形成实性片状、巢状,有时可见腺泡结构。
转移途径
输卵管癌的转移途径与卵巢癌类似,可直接蔓延到邻近器官,如通过伞端扩散到腹膜、大网膜、肠表面、膀胱及直肠或通过输卵管的蠕动向宫腔、宫颈甚至对侧输卵管蔓延。
也可沿淋巴管转移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盆腔淋巴结。晚期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肺、脑、肝、肾等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