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期前收缩

——●●●聚焦热点●●●——

官方报名时间> 有问必答> 资料0元领>

  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过早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

  ① 折返激动;

  ② 触发活动;

  ③ 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根据异位搏动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常见,房性次之,交界性比较少见。

  描述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时常用到下列术语:

  (1)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而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2)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由于房性异位激动,常易逆传侵入窦房结,使其提前释放激动,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而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距窦房结较远不易侵入窦房结,故往往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3)插入性期前收缩:指插入在两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

  (4)单源性期前收缩:指期前收缩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或有固定的折返径路,其形态、联律间期相同。

  (5)多源性期前收缩: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2种或2种以上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如联律间期固定,而形态各异,则称为多形性期前收缩,其临床意义与多源性期前收缩相似。

  (6)频发性期前收缩:依据出现的频度可人为地分为偶发和频发性期前收缩。常见的二联律(bigeminy)与三联律(trigeminy)就是一种有规律的频发性期前收缩。前者指期前收缩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后者指每2个窦性心搏后出现l次期前收缩。

  1.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心电图表现:

  ①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②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③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2.房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atrial complex)

  心电图表现:

  ①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P’R间期>0.12s;

  ③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某些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可以延长;如异位P’后无QRS-T波,则称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时P‘下传心室引起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称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3.交界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junctional complex)

  心电图表现:

  ①期前出现的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QRS-T形态与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

  ②出现逆行P‘波(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可发生于QRS波群之前(P像间期<0.12s)或QRS波群之后(R P’间期<0.20s),或者与QRS相重叠;

  ③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