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一、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自由联想

  是精神分析疗法的方法之一。不对病人进行定向的引导,让病人仰卧在躺椅沙发或床上畅所欲言,治疗者坐在病人侧后方,以免妨碍其自由表达思维。治疗者的任务是在病人“信口开河”过程中获得能用来解释疾病现状的潜意识情绪或幼年的特殊事件。当捕捉到这样的关键之后,要进行鞭辟人里、抽丝剥笋般的耐心解释,使患者本人产生心悦诫服、茅塞顿开、疑云全消之感。

  (二)梦的分析

  治疗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通过分析,把梦的“显像”还原为它的隐意,进而发现潜意识中的动机和愿望。病人需要医生的“指点迷津”,释梦是一种顺势引导的手段。

  (三)移情

  治疗者在患者心目中成为过去生活中的某一个人,或父母的代替者,患者把他儿童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转移到治疗者身上,分为正、负移情。使患者重新体验到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以此消除过去留下的心理矛盾。

  二、行为主义治疗的常用方法

  (一)系统脱敏疗法

  通过渐进性暴露于恐惧刺激,使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以治疗心理或行为障碍,称为系统脱敏疗法。

  (二)厌恶疗法

  将令病人厌恶的刺激与对它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对病人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

  (三)放松训练法

  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四)生物反馈法

  人们借助于反馈信息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逐渐学会对其加以随意控制和矫正的一种行为疗法。

  三、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

  (一)以患者为中心

  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病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充分理解。

  (二)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帮助病人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

  (三)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反对操纵和支配病人,避免代替病人作决定,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从而强化病人的言语表达,激发病人的情感,使病人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