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心理治疗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一)定义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性质

  1.自主性 帮助病人自己改变自己。

  2.学习性 是一种学习过程,要有三个条件:病人自愿求医,环境允许改变,打破防御机制。

  3.实效性是一项实际、有效而人道的工作。

  二、心理治疗的分类

  (一)按理解分

  1.广义的心理治疗 指医疗的全过程对病人心理的积极影响。

  2.狭义的心理治疗 有意识地采用心理学的某种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进行的心理治疗。

  (二)按对象分

  1.集体心理治疗 运用各种技术并利用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以达到消除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人格与行为的治疗。

  2.个别心理治疗 与患者单独交谈的心理治疗。

  (三)按意识范围分

  1.觉醒治疗:病人的神志处在清醒状态时的治疗。

  2.催眠治疗:病人处于意识极度狭窄状态下的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