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执业医师法教育改革的思考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执业医师法是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重要法律,它用法律规范调整医患关系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保障医疗执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执业医师的法律意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将卫生法列入各级各类医师的必考科目。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向医学生讲解该法律的内容,以便使学生了解与其职业相关的卫生法规,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我国的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相关内容的教授仍是一个较新的、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课程领域。同时,近年来医疗卫生实践中发生了许多改变,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们近几年教学中发现的目前执业医师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革意见分析如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课程设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设有卫生法学课程,目前的医学课程设置大多将执业医师法的教学内容放置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由于执业医师法仅仅是卫生法学中的一个小分支,虽然是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未来的执业活动密切相关,但是在庞大的卫生法学体系中,执业医师法仅占一小部分,客观上造成了授课针对性不强、课时分散、授课内容同实际教学目的不协调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执业医师法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大量的同临床执业活动关联不紧密的卫生法律方面的内容客观上造成了理解困难,不宜于未来从事临床医学执业的学生掌握和用于指导今后的执业活动。因此有必要将执业医师法的讲授从卫生法课程体系中划分出来,针对专门授课群体的需求进行详细、深入地讲解。进入临床教学后,教师、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必然要同患者、医疗机构发生关系,也会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该课程的教学应安排在学生临床课程教学前的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进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课程内容

  由于执业医师法大多数条款属于卫生行政执法范畴,对于医疗活动涉及到的民法、刑法相关内容,在该法规中没有详细的解释。目前我国医疗纠纷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量的医疗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通过民事侵权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时候,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就不具有适用性。

  因此,必须将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介绍给同学们,并介绍民法、刑法、行政法三者的关系,应补充介绍相关的民事、刑事法律法规的内容,如民事侵权行为责任的认定、赔偿责任的承担等内容以及对于医疗事故罪的判定,使得同学对于今后职业生涯中的执业行为的法律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司法实践中医疗纠纷具体案例的剖析和讲解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款大有裨益。为此,有必要对相关的教材、教学文件等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和讨论,找出切合医学生执业需求的内容。

  3.师资队伍

  目前,教授医师法学的教师主要由研究卫生法学方面的学者、法律专业人士组成,讲授内容侧重于法律实践。对于一门紧密联系临床医学实践活动、实践指导需求很强的课程,如果由缺乏临床医学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讲授,他们对临床实践了解不够,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医学学科的内容和特点缺乏认识,难以做出深刻、深入的介绍。

  如果由临床医师讲授该门课程,讲授者虽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医学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医疗纠纷解决中的证据审查、司法实践中的医学证据审查、分析等不熟悉,对于相关民事、刑事法律法规不熟悉,同样会使得教学内容和实践需求脱节,影响授课效果。因此寻求具有相关知识内容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执业医师法的讲授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的原理和知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医学问题的学科,近年来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逐渐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对应于上述新现象,由法医学教师进行医师法学的教学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带来全新教学模式的转变。医师的执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学习应该同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医师法学内容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校学习阶段进行,而是应贯穿在整个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培养体系中。顺应于医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医师法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医疗事业的正常、良性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