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鉴别】
党参
① 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cm~35cm,直径0.4cm~2cm.
②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
③ 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④ 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
⑤ 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质部淡黄色。
⑥ 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素花党参
直径可达2.5cm,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
川党参
长可达45cm,有明显的纵沟,顶端有较稀的横纹,大条者亦有“狮子盘头”但茎痕较少;小条者根头部小于正身,称“泥鳅头”。质柔而实,断面裂隙较少。
均以条粗壮、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① 木栓层为数列至十数列细胞,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
② 皮层窄。
③ 韧皮部宽广,外侧常现裂隙,散有淡黄色乳管群,并常与筛管交互排列。
④ 形成层成环。
⑤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
⑥ 薄壁细胞内含菊糖及淀粉粒。
粉末:淡黄色。
① 石细胞呈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壁不甚厚。
② 节状乳管碎片甚多,直径16μm~24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③ 网纹导管易察见。
④ 有菊糖。
⑤ 淀粉粒呈类球形,脐点呈星状或裂隙状。
【成分】
党参含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萜醇乙酸酯、蒲公英萜醇(taraxerol)、木栓酮、齐墩果酸等,并含丁香苷、党参苷I、党参酸、菊糖、果糖、四种杂多糖、挥发油及微量生物碱、植物甾醇、17种氨基酸及14种无机元素。
川党参含皂苷、多糖、挥发油、生物碱等,从水溶性部分分得党参苷I~IV,丁香苷等12种水溶性化合物。
【理化鉴别】
取粉末1g,置带塞三角瓶中,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数分钟,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挥去乙醚,残渣加1ml醋酐溶解,倾取上清液于干燥试管中,沿管壁加入硫酸1ml,两液接界面呈棕色环,上层蓝色立即变为污绿色。(检查皂苷及植物甾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浸出物(45%乙醇提取)不得少于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