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浙贝母的鉴别

  【性状鉴别】

  珠贝

  ① 为完整的鳞茎,全体呈扁球形,直径1cm~2.5cm,高1cm~1.5cm.

  ② 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枚,较大而肥厚,略呈肾形,互相对合,其内有2~3枚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

  ③ 质脆而结实,易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

  ④ 气微,味苦。

  大贝

  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长2cm~4cm,高1cm~2.5cm,厚0.6cm~1.5cm.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被白色粉末,余同上。

  以鳞叶肥厚、质坚实、粉性足、断面色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

  ① 淀粉粒多为单粒,稀有复粒或半复粒。单粒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 6μm~56μm,脐点大多呈点状或裂缝状,也有呈飞鸟状、马蹄状的,较大的淀粉粒,可见有偏心形的层纹。

  ② 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气孔扁圆形,副卫细胞4~5个;表皮细胞中常可见到细小草酸钙方结晶,或呈梭形或细杆状。

  ③ 导管细小,多为螺纹,直径约至18μm.

  【成分】

  含甾醇类生物碱,主要为贝母碱(浙贝母甲素peimine)约0.1%、去氢贝母碱(浙贝母乙素)以及微量的贝母新碱、贝母芬碱、贝母替定碱、异贝母碱。又含贝母碱苷(peiminoside)。

  【理化鉴别】

  本品横切片加2~3滴碘试液,即呈蓝紫色,边缘表皮一圈仍为类白色。

  取粗粉1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溶解,滤过,取滤液加碘化铋钾试液3滴,则生成橙黄色沉淀;另取滤液,加20%硅钨酸试液数滴,即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亮淡绿色荧光。

  取粉末5g,加浓氨试液2ml与苯20ml,放置过夜,滤过,取滤液8ml,蒸干,残渣用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加氯仿制成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与对照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水(17∶2∶1)试液为展开剂,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