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酒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酒中毒: 即在长期过量饮酒的同时所发生的特征性行为偏异。

    酒精中毒被认为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疾患,其起病隐袭,症状与体征则随病情的轻重各异。大量乙醇进入体内,会产生显著的临床毒性和组织损伤,躯体依赖以及危险的戒断综合征。酒精中毒亦指个人及家庭所遭受的社会损失。两者一般同时发生,偶尔主要表现为其中一种。乙醇的危险性部分在于它的作用很弱。令人满意的剂量须以杯计,而非微克或毫克。反复应用会使许多细胞中毒。

    酒依赖者的特点是对饮酒严重依赖或称成瘾,并且存在日益严重的特征性行为问题。频频醉酒,无法掩人耳目且具破坏性;它殃及个人的社交和工作能力。最终,醉酒可导致关系破裂,并因旷工被辞退。酒精中毒者可因醉酒而受伤,因酒后驾车被拘留或因酒后滋事被捕。他们可为饮酒问题求治。最后,他们可因震颤谵妄或肝硬化而住院。出现这种行为的年龄越小,问题越严重。女性酒精中毒者一般更喜欢自斟自饮,较少出现某些社会问题。

    病因学和发病率

    病因不明。在酒中毒者身上,常可见某些人格特征,例如分裂样性格(离群索居,孤独,害羞),抑郁,依赖,敌意和自毁冲动以及性幼稚。酒中毒者常来自破碎的家庭,且与父母关系恶劣。社会因素,即经由文化传统或育儿过程传递的观念,对饮酒方式和随后的行为亦有影响。

    导致酒精中毒的遗传和生化缺陷尚未能证实。尽管酒精中毒者其嫡子的发病率要比养子高,但是酒中毒者的子女酗酒的比例仅略高于普通人群。许多学者相信酒精中毒的发生一般有其遗传和生化的易患性。一些数据显示酒中毒者较不易发生醉酒,亦即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对酒精反应的阈值较高。有些学者将酒精滥用与慢性酒中毒综合征区分开来,认为前者可见于任何酗酒者,而后者仅见于那些存在遗传易患缺陷的人。

    酒精中毒在女性,儿童,青少年及大学生中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男女比例约为4:1.约有75%的美国成人饮用酒精饮料,其中有10%的人不时因酒中毒或酒滥用遭遇麻烦。

    生理学病理学

    酒精主要由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因为吸收快于氧化和排泄,所以会在血液中积聚下来。饮入的酒精中5%~10%以原形从尿,汗及呼气中排出;其余部分以每小时5~10ml纯酒精的速率氧化成CO2 和水;每毫升产生7kcal热量。酒精的主要效应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血液中酒精浓度(BAC)达50mg/dl(11mmol/L)时产生镇静或安定作用;50~150mg/dl(11~33mmol/L)时,动作协调性受损;150~200mg/dl(33~43mmol/L)时,致中毒(谵妄);300~400mg/dl(65~87mmol/L)意识丧失(表170-2)。BAC>400mg/dl(>87mmol/L)可能致死。多数州规定合法驾车的酒精血浓度须≤100mg/dl(≤22mmol/L),如超过此浓度,通常可认定为醉酒。最近美国立法规定21岁以下的人BAC>20mg/dl(>4.3mmol/L)将被吊销驾照。(美国禁止21岁以下的年轻人饮酒。)BAC较难确切测定,一般可以呼气中的酒精含量进行估算。

    酒精中毒者最常见的器官组织损害为肝硬化,周围神经病变,脑损伤及心肌病,常伴有心率不齐。此外,胃炎较为常见,胰腺炎也有发生。酒精具有对肝脏的直接毒性效应,而大量饮酒继发的营养不良可加重这种效应。有的酒精中毒者会发生不可逆性肝功能损害,由此影响糖原储存,干扰糖原代谢,致易发生低血糖。食物摄入不足也会产生症状性低血糖。酒精的直接作用以及所伴有的营养缺乏(尤其是硫胺素)可引起常见的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及脑损害。酒精性心肌病可严重滥用酒精约10年后发生,可能是酒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效应,与营养状况无关。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表现为弥漫性心肌纤维化与心肌肥大,伴有糖蛋白浸润。此外,酒精滥用所致的硫胺素缺乏会引起一种心肌病变("脚气病性"心脏病),出现高排血量心衰,并会因为电解质失衡而产生心脏传导系统的紊乱。年轻的酒中毒者可因摄入过量酒精心电图异常,心率不齐和猝死。至于胃炎,可能与酒精对胃液分泌的效应有关,可以见到分泌量增多,酸度增加,而胃蛋白酶却较低。

    耐受性和躯体依赖

    反复大量饮酒者会对酒精的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如巴比妥,眠尔通也会产生耐受性);以后再用此量则不会像从前那样产生同等的酒醉效果。对酒精的耐受是中枢神经细胞对于酒精的适应性改变(细胞的或药代动力学的耐受性)。饮酒者对酒精的耐受程度可达到难以置信的酒精血浓度水平;有些人竟可忍受>700mg/dl(>152mmol/L)。但是,乙醇的耐受性是不完全的,剂量足够高时,饮酒者仍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醉酒与功能受损。从具有耐受性的动物身上可见,致死剂量其实仅仅略高于酒醉剂量。饮酒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可致人死命,即便对酒精已有耐受性的人也会因此丧生。与耐受性相伴出现的躯体依赖相当严重,戒断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对酒精的耐受性可导致对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例如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和苯二氮卓类)的交叉耐药。<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