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是细菌侵入肾盂和肾实质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数倍,女性在儿童期、新婚期、妊娠期和老年期更易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需氧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变形杆菌有很强的合成尿素酶的能力,尿素酶分解尿素,使尿液碱化,导致磷酸盐析出,形成磷酸镁铵和磷酸钙结石。克雷白氏杆菌合成尿素酶的能力较弱,但可合成其他有利于形成结石的物质。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腐败寄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D组链球菌(肠球菌)偶尔亦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葡萄球菌可通过血液途径侵入肾脏引起菌尿症和肾脓肿。厌氧菌、真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肾盂肾炎较罕见。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尿潴留等情况可造成继发性肾盂肾炎。
发病机制
肾脏感染通常由下尿路上行感染,血行感染不常见,淋巴道感染非常罕见。女性尿道较短且接近肛门,因此尿道口周围的致病菌容易通过性交和阴道检查进入膀胱。有生物学、解剖和其他异常因素引起局部防御机制缺陷的女性患者,其阴道口和尿道口周围常有致病菌繁殖,容易引起上行尿路感染。男性不易发生上行感染,男性尿道较长,尿道口离肛门较远。此外,正常的前列腺分泌的杀菌物质可防止致病菌的侵入。
一旦致病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是否发生感染则取决于膀胱的防御机制,如膀胱平滑肌的协同作用及排尿功能,尿液的杀菌特性,促进或抑制细菌与膀胱表面细胞粘附的种种因素等。一旦发生膀胱感染,细菌是否沿输尿管上行侵入肾脏则受细菌毒力、膀胱输尿管返流、输尿管蠕动性质和肾髓质对细菌的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病理改变
(1)肉眼:肾脏可因炎症水肿而肿大,质地较软,被膜下形成细小、突起的黄色小脓肿,周围可见出血点,切开肾脏可发现脓肿主要在皮质,这些圆形细小的脓肿在局部呈楔形分布,黄色直线条纹、充满脓液的集合管,从皮质开始,经过髓质,终于肾乳头。肾盂、肾盏粘膜充血变厚,散在小出血点。
(2)显微镜:肾实质,尤其是皮质可见广泛的炎症性组织改变。间质和肾小管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此外还常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肾髓质、肾盂、肾盏上皮亦有急性炎症变化,肾小球一般无改变,除非炎症很严重。化脓灶愈合后可形成微小的纤维化瘢痕,肾功能不受损害。在致病菌和感染诱因未彻底清除时,肾盂肾炎可由病变迁延、反复发作成为慢性。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高热、寒战,体温多在38~39℃之间,也可高达40℃。热型不一,一般呈弛张型,也可呈间歇或稽留型。伴头痛、全身酸痛,热退时可伴大汗等。
2.泌尿系症状患者有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不一,少数有腹部绞能,沿输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体检时在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与脐平线交叉点)或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十二肋交叉点)有压痛,肾叩痛阳性。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在上行性感染时,可先于全身症状出现。而血行感染者常由高热开始,膀胱刺激征随后出现。儿童患者的泌尿系系症状常不明显,起病时除高热等全身症状外,常有惊厥、抽搐发作。
3.胃肠道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可有中上腹或全腹疼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典型的血象为白细胞明显升高(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和杆状核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尿液混浊可有脓尿、菌尿、中度蛋白尿,常见镜下或肉眼血尿。偶尔可见白细胞管型和闪光细胞,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抗生素药敏试验对选择治疗和控制并发的菌血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急性肾盂肾炎常伴菌血症,因此需进行连续的血培养。无并发症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多无改变。
二、X线检查:
由于肾脏及其周围组织水肿,腹部平片可见肾轮廓模糊不清。因结石和结石梗阻并发的肾盂肾炎,需接受特别的治疗,因此对可疑的钙化灶必须仔细地进行鉴别。在无并发症的肾盂肾炎的急性期,排泄性尿路造影通常无明显的异常表现。病情严重者肾脏可扩大,造影剂显影延迟,肾盏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适当治疗后,尿路造影结果可恢复正常。膀胱造影最好安排在感染控制后数周进行,否则伴发膀胱炎的一过性膀胱输尿管返流可能与严重而持久的返流相混淆。
三、放射性核素显象:
67Ga-枸椽酸盐肾脏显象或131I示踪白细胞可确定感染的部位,但不能鉴别急性肾盂肾炎和肾脓肿。
诊断诊断标准:1、确定有尿路感染;2、实验室检查支持上尿路感染;3、短期疗程治疗失败;4、X线检查肾脏无形态学变化。
鉴别诊断1、胰腺炎因为胰腺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相似,因此急性肾盂肾炎有时可误诊为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升高,尿液检查正常有助于胰腺炎的确诊并可排除急性肾盂肾炎。
2、基底部肺炎基底部肺炎是一种引起肋下疼痛的发热性疾病,但其疼痛有胸膜炎性质,临床表现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表现。
3、急腹症有时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憩室炎等急腹症必须与急性肾盂肾炎相鉴别,尽管早期的症状和体征相似,但尿液分析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4、急性盆腔炎女性急性盆腔炎患者须与急性肾盂肾炎相鉴别。体格检查发现有特征性体征和尿液培养阴性提示急性盆腔炎。
5、肾结核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晨尿培养结核分支杆菌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PPD试验阳性,血清TB-Ab阳性。IVP有结核影像学改变。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
6、其他在男性患者,急性肾盂肾炎须要与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睾丸炎相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还须与肾脓肿、肾周围脓肿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症状消失之前应卧床休息,疼痛发热和恶心等可用药物对症处理。鼓励多喝水或静脉补液,以维持足够的体液和尿量,有利于炎症产物排出。注意饮食易消化、富含热量和维生素。
二、抗菌药物治疗因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细菌是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杆菌为主。初发的急性肾盂明炎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2片,日2次,或吡哌酸0.5g,日3~4次,诺氟沙星0.2g,日3次,疗程7~14天。感染严重有败血症者宜静脉给药。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如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毒素对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前者1~2g,每8~12小时1次,后者0.4g,每8~12小时1次。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克雷伯菌敏感率在80%以上。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呋啁妥因对D群肠球菌100%敏感。用法,前2者1~2,每6时1次;后者0.1g,日3次。真菌感染用酮康唑0.2g,日3次。或氟康唑50mg,日2次。
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的幼儿急性肾盂肾炎多数伴有泌尿道畸形和功能障碍,故不易根除,但有些功能障碍如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一次性或多次尿感在肾组织中形成局灶性疤痕,甚至影响肾发育,近年来主张用药前尽可能先做中段尿细胞培养,停药后第2、4、6周应复查尿培养,以期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对症治疗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钾,降低酸性尿液对膀胱的刺激,以缓解膀胱刺激症状。Ca离子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异搏定)或盐酸黄酮哌酯(泌尿灵)可解除膀胱痉挛和缓解刺激症状。
预后
无尿路梗阻等各种不利因素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如果诊断及时,治疗恰当,则预后良好,可迅速治愈而不遗留任何后遗症。有严重的不利因素和老年患者的预后较差,并可出现严重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