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儿大小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儿过大致胎头径线大时,尽管骨盆正常大,也可引起相对性骨盆狭窄造成难产。
(1)胎头颅骨:由两块顶骨、额骨、颞骨及一块枕骨构成。在分娩过程中,通过颅骨轻度移位重叠使头颅变形,缩小头颅体积,有利于胎头娩出。
(2)胎头径线:主要有:①双顶径: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时平均长度约9.3cm;②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胎头以此径衔接,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1.3cm;③枕下前囟径:又称小斜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5cm。
2.胎位
胎体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时为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容易通过产道。枕先露是胎头先通过产道,较臀先露易娩出。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头先露时,在分娩过程中颅骨重叠,使胎头变形、周径变小,有利于胎头娩出。臀先露时,较胎头周径小且软的胎臀先娩出,阴道扩张不充分,当胎头娩出时头颅又无变形机会,使胎头娩出困难。肩先露时,胎体纵轴与骨盆轴垂直,妊娠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对母儿威胁极大。
3.胎儿畸形
胎儿某一部分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联体儿等,由于胎头或胎体过大,通过产道常发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