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书里书外讲述女心理师的故事

  继《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之后,55岁的女作家毕淑敏的第四部长篇小说、40万字的《女心理师》将于本月底出版。这是毕淑敏在关闭了自己的心理诊所后,花费两年的时间写就的新作,也是重庆出版社不惜百万重金争取来的一部作品。昨日,毕淑敏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讲述了书里书外“女心理师”的故事。

  小说——书里书外都是“女心理师”

  毕淑敏告诉记者,《女心理师》主要讲述了年轻女心理师贺顿的故事,她在替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时候,自己也经历着感情危机,精神濒临崩溃。作者毕淑敏本人,就有做心理咨询师的经历。1998年到2001年,已经成名的毕淑敏,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毕业后自己开了个诊所。这期间,无数的心理患者慕名找到她,但由于求医的人越来越多,毕淑敏觉得自己无法帮助那么多的人,而选择了关闭诊所。

  毕淑敏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做心理咨询师的这段经历,她无法写就这本书,所以她特别感谢这些患者。“都说心理医生收获的是一堆心理垃圾,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收获的是人性的坦诚。”不过毕淑敏向记者强调,这本小说没有涉及一个她曾经治疗过的患者,因为不泄露患者资料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忠告——中国人最需要心理医生既做过外科医生,又做过心理医师,毕淑敏跟人谈话的语气中总有种悲天悯人的情愫,她告诉记者,之所以决定动手写这样一本小说,是因为她觉得中国人太需要心理医生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亿到3亿之间。让毕淑敏忧虑的还有,在美国等国家,看心理医生也可以享受医保,而在中国,只能是自费。她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给渴望心灵交流的人一点点帮助。

  对于如此多的心理问题,毕淑敏也给出了忠告和建议:不要讳疾忌医,并没有什么可惊慌的。毕淑敏称,现代人几乎无时不在遭遇心理上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心理上不适有所觉察,“不要觉得不正常,要用更大的胸怀去接纳这些情绪,因为这就是生活。”另外,她还建议大家去锻炼感知幸福的能力,为自己创造好的心理生态环境。

  赚钱——开诊所比写书收入更高记者早前就了解到,重庆出版社花了百万重金才把毕淑敏的这本小说“抢”过来,而毕淑敏也因此一跃跻身“百万作家俱乐部”,和王蒙、池莉、二月河、易中天等并列。记者试探地问毕淑敏,如果这两年继续开心理诊所的话,是否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质回报?电话那端的毕淑敏顿了顿,笑道:“应该会更多,做心理医生的市场太好了。”当时诊所门庭若市的情况让她记忆犹新,“白天是人工接线,晚上是录音电话,80部录音电话都不够用”。甚至有患者打飞的去北京,只为见她一面。但太多的人找她救助时,她变得茫然了。毕淑敏笑称,别人是没有市场所以关门,她是太有市场了,最后也不得不关门。

  毕淑敏4月来渝签售毕淑敏昨日向记者证实,她将于下个月出现在在渝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上,进行新书签售的同时,也与重庆的读者亲密接触。

  毕淑敏告诉记者,重庆出版社已经跟她约好,这次的全国书市期间,她将携新作《女心理师》来渝签售。对此毕淑敏也很是欣然,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次全国书市又在重庆举行,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目前她已经推掉了同一时段的其他安排,等待下个月的重庆之行。

  虽未上市,但《女心理师》已经被期待成“探索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的作品,对此,毕淑敏称不敢奢望它有那么大的能量,但只要书中有一句话、一个瞬间让人感悟或者自省或者豁然,她就觉得足够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