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和步骤

  心脏手术无论对病人的机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创伤和应激,这种创伤会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丧失生活能力,为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手术创伤,使之接近正常的良好状态,康复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由于康复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病人在术后住院期间或出院后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康复护理,因此,帮助病人实现康复目标,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还要有病人的配合和家属的支持与协助。

  康复护理的基本手段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选择合理的康复方法,并督促病人有效地实施。外科手术最常用的康复方法是运动疗法,即通过运动来改善病人的精神和恢复器官的功能,下面对运动疗法及其训练做简单介绍。

  1、适当运动对心脏手术后病人心肺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

  关节运动  关节运动原则上要以近位关节到远位关节,但由于上肢运动对胸部切口影响大,帮心脏术后病人要从下肢远端开始活动。

  活动时要慢慢进行,动作不宜过大,术后第二天,病情平稳可在护士指导下开始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手或下肢有输入液体时不宜做关节活动。

  呼吸运动脱离呼吸机后,为预防肺内感染和肺不张,要进行适当的呼吸运动和咯痰训练。

  运动方法为深呼吸、吹气球、呼吸训练器及软垫按压刀口协助咯痰等,有条件还可穿弹性背心,保护刀口。

  生活能力训练 术后病情平稳,病人可在床上坐起,自己练习吃饭、喝水、洗脸、刷牙、穿脱衣裤等运动。

  恢复期病人下地步行活动,步行训练的顺序是:坐位、站位、扶床移动、独立移步、室内走动。病人出院后还应继续做上述动作。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可逐渐增加,如步行训练可由慢步逛街逐步过渡到上楼梯,快步行走,小儿心脏手术刀口愈合后,还要练习扩臂运动,防止“鸡胸”。

  2、不宜做运动的病人: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术后发烧、贫血;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训练时出现呼吸困难、晕眩、胸痛或紫绀;运动时心率超过135~140次/分。45岁以上心率超过120次/分,应引起注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