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基础护理 > 正文

灌肠后需作哪些护理治疗

  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灌肠后须作不同的护理。若用于治疗便秘,灌肠后患者产生便意,应鼓励并帮助病人排便。若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应采取保留灌肠,灌肠后宜保持原来的体位并垫高臀部或更换卧位,必要时用无菌纱布卷紧堵住肛门,尽量使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长一些,以使药物充分得到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当病人有便意且较强时或疲劳时即让其排便或下床活动。若用于肠镜检查或胆道造影检查应采取清洁灌肠。灌肠后应观察或了解排便的次数,最后一次排便是否仍有大便排出,若有则说明肠内食物残渣未排净,则应再行灌肠;若无说明肠道内已清洁,可行检查。

  对于有肛周疾患(如痔疮)及直肠疾病(如息肉)等患者,灌肠时易引起疼痛及出血,要及时止血、抗炎等处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