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4.骨盆 |
(3)内外生殖器官神经支配(新加内容) |
| (1)骨盆的组成(新加内容) |
| (2)骨盆的分界(新加内容) |
|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1.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
(1)胎儿期(新加内容) |
| (6)更年期绝经过渡期(修改) |
| (7)老年期绝经后期(修改) |
| (2)卵泡发育、黄体形成的周期改变卵巢周期性变化(修改) |
| (3)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修改) |
| 4.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
(1)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
| (新加内容) |
(2)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
| |
(3)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
| 5.月经(修改)性周期的调节 |
(1)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修改) |
| |
(3)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新加内容) |
| 三、妊娠生理 |
1.妊娠 |
概念(新加内容) |
| 2.受精与着床受精及受精卵发肓、输送与着床(新加内容) |
(1)受精卵的形成(新加内容) |
| (2)着床(新加内容) |
| 3.胎儿发肓及生理特点(新加内容) |
(1)胎盘发肓分期 |
| (2)不同孕龄胎儿发肓特征 |
| (6)呼吸系统的变化(新加内容) |
| (7)消化系统的变化(新加内容)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
| (8)皮肤的变化(新加内容) |
| (9)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新加内容) |
| (10)新陈代谢的变化(新加内容) |
| (11)骨骼、关节及韧带的变化(新加内容) |
| 四、妊娠诊断 |
1.妊娠分期 |
分期(新加内容) |
| 五、孕期监护与保健 |
1.围生医学概念 |
(1)围生医学范畴(新加内容) |
| 七、正常产褥 |
4.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 |
(2)围生期概念(新加内容) |
| (1)胎儿宫内状况的(修改)监护 |
| (2)胎盘功能检查胎儿成熟度检查(修改) |
| 5.孕期用药(新加内容) |
(1)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
| (2)孕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
| (4)精神心理因素(新加内容) |
| 1.产褥期 |
概念(新加内容) |
| 2.产褥期母体变化 |
(3)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新加内容)医 学 教育网 |
| 3.产褥期临床表现 |
(1)生命体征(新加内容) |
| (2)子宫复旧(新加内容) |
| (3)产后宫缩痛(新加内容) |
| (4)恶露(新加内容) |
| (5)褥汗(新加内容) |
| 4.产褥期处理保健 |
(3)母乳喂养(新加内容) |
| 八、病理妊娠 |
2.早产 |
(3)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2)子痫前期-子痫高危因素及病因学说(新加内容) |
| (3)子痫前期-子痫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新加内容) |
| (4)子痫前期-子痫对母儿的影响(新加内容) |
| (5)分类(新加内容) |
| (10)HELLP综合征(新加内容) |
| 6.妊娠剧吐(新加内容) |
(1)病因(新加内容) |
| (2)临床表现及诊断(新加内容) |
| (3)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4)治疗(新加内容) |
| 7.胎盘早剥 |
(3)病理(新加内容) |
| (10)巨大胎儿及肩难产 |
(2)病因(新加内容) |
| (3)临床表现(新加内容) |
| (5)对母儿的影响(新加内容) |
| 13.胎儿生长受限(新加内容) |
(1)概念 |
| (2)病因(新加内容) |
| 九、妊娠合并症 |
1.妊娠合并心脏病 |
(2)种类和对妊娠的影响(修改) |
| (3)对胎儿的影响(新加内容) |
| (4)常见并发症(新加内容) |
| (5)诊断(新加内容) |
| 2.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
(1)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新加内容) |
| (4)临床表现及诊断(新加内容) |
| 3.妊娠合并糖尿病(新加内容) |
(1)类型(新加内容) |
| (2)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新加内容) |
| (3)妊娠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新加内容) |
| (4)临床表现及诊断(新加内容) |
| (5)处理(新加内容) |
| 十、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加内容) |
|
(1)遗传咨询的目的、对象、程序(新加内容) |
| |
(2)产前筛查常用方法(新加内容) |
| |
(3)产前诊断的对象、方法(新加内容) |
| 十一、异常分娩 |
1.产道异常 |
(2)软产道异常的分类(新加内容) |
| 4.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新加内容) |
(1)诊断要点 |
| (2)处理要点 |
| 十二、分娩期并发症 |
1.子宫破裂 |
(1)病因(新加内容) |
| 2.产后出血 |
(4)预防 |
| 3.羊水栓塞 |
(3)病因及(修改)病理生理 |
| 4.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新加内容) |
(1)病因(新加内容) |
| (2)对母儿的影响(新加内容) |
| (3)诊断(新加内容) |
| (4)处理及预防(新加内容) |
| 十三、异常产褥 |
2.晚期产后出血(新加内容) |
(1)病因(新加内容) |
| (2)临床表现及诊断(新加内容) |
| (3)处理(新加内容) |
| 3.产褥中暑(新加内容) |
(1)病因(新加内容) |
| (2)临床表现及诊断(新加内容) |
| (3)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4)处理(新加内容) |
| 十四、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
1.生殖道生理防御机制 |
防御机制(新加内容) |
| 2.细菌性阴道病 |
(2)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3.外阴阴道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 |
(2)临床表现及分类(新加内容) |
| 6.宫颈炎症 |
(1)病因(新加内容) |
| 7.盆腔炎症 |
(1)发病诱因(新加内容) |
| 十五、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新加内容) |
|
(1)外阴硬化性苔藓(新加内容) |
| |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新加内容) |
| 十六、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
1.外阴癌(新加内容) |
(1)临床表现医 学教 育 网 |
| (2)诊断 |
| (3)临床分期 |
| (4)处理 |
| 2.宫颈癌 |
(8)预后及随访(新加内容) |
| 3.子宫肌瘤 |
(2)病理(新加内容) |
| (3)变性(新加内容) |
| (5)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7)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新加内容) |
| 5.卵巢肿瘤 |
(1)组织学分类及分级(修改) |
| (2)卵巢恶性肿瘤转移途径(新加内容) 医学 教 育网 |
| (3)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新加内容) |
| (4)临床表现(新加内容) |
| (5)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6)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7)并发症(新加内容) |
| (8)治疗(新加内容) |
| (9)随访与监测(新加内容) |
| 十七、滋养细胞疾病 |
1.葡萄胎 |
(1)发病相关因素(新加内容) |
| (2)病理(新加内容) |
| 2.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新加内容) |
(1)病理(新加内容) |
| (2)临床表现及诊断(新加内容) |
| (3)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4)治疗及随访(新加内容) |
| 十八、月经失调生殖内分泌疾病(修改) |
3.多囊卵巢综合征(新加内容) |
(1)病理生理与内分泌特征)(新加内容) |
| (2)病理(新加内容) |
| (3)临床表现(新加内容) |
| (4)诊断及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5)治疗(新加内容) |
| 十九、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疾病 |
1.子宫内膜异位症 |
(1)病因(新加内容) |
| 二十、女性生殖器损伤性疾病 |
2.尿瘘(新加内容)医学教 育网 |
(1)病因及分类(新加内容) |
| (2)临床表现(新加内容) |
| (3)诊断(新加内容) |
| (4)预防和治疗(新加内容) |
| 二十一、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修改) |
|
(5)辅助生殖技术概念、方法(新加内容) |
| 二十二、计划生育 |
1.计划生肓概念(新加内容) |
|
| 2.宫内节育器(新加内容) |
(1)种类(新加内容) |
| (2)避孕机制(新加内容) |
| (3)放置与取出(新加内容) |
| (4)不良反应(新加内容) |
| (5)并发症(新加内容) |
| 3.甾体激素药物避孕 |
(1)避孕机制(新加内容) |
| 4.屏障避孕(新加内容) |
(1)男用避孕套 |
| (2)女用避孕套 |
| 5.其他避孕方法医学教育网 |
(1)紧急避孕(新加内容) |
| (2)自然避孕(新加内容) |
| (3)其他避孕(新加内容) |
| (2)禁忌证(新加内容) |
| 8.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新加内容) |
(1)新婚期(新加内容) |
| (2)哺乳期(新加内容) |
| (3)生肓后期(新加内容) |
| (4)绝经过渡期(新加内容) |
| 二十三、妇女保健(新加内容) |
|
(1)各期保健内容(新加内容) |
| (2)统计指标(新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