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 > 正文

灌肠技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相信很多人会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比较感兴趣,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准备了这篇关于灌肠技术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目的

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患者遮挡。

(3)按照要求臵入肛管,臵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忍耐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3.指导患者: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以上为灌肠技术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