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 > 正文

护理培训物理降温法的技术操作

很多人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非常感兴趣,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梳理了物理降温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目的

1.为高热患者降温。

2.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2)了解患者局部组织状态,皮肤情况。

(3)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后,进行环境准备,关闭门窗,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为患者进行遮挡。

(2)实施冰袋降温操作要点: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袋,放臵于患者所需部位,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

(3)实施冰帽降温操作要点: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帽,放臵于患者头部,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

(4)实施冷湿敷降温操作要点:将敷布按正确方法敷于所需部位,按要求更换敷布,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和体温变化。

(5)实施温水/乙醇擦浴降温操作要点:帮助患者暴露擦浴部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头部臵冰袋,足底部臵热水袋,按正确方法及顺序擦浴,擦拭完毕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有关配合事项。

(2)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3)指导患者在高热期间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避免捂盖。

(4)告知患者在软组织扭伤、挫伤48小时内禁忌使用热疗。

(三)注意事项

1.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体温变化情况。

2.随时检查冰袋、冰囊、化学制冷袋有无破损漏水现象,布套潮湿后应当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当立即更换。

3.观察患者皮肤状况,严格交接班制度,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4.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5.用冰帽时,应当保护患者耳部,防止发生冻伤。

以上为物理降温法的操作规范,感谢阅读!想要关注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