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疗影响因素有哪些?”的问题,是很多备考护理考研的考友都在咨询的内容。这也是北京大学2022硕士研究生护理综合考试大纲中提到的“冷热疗法 ”有关内容。为解决大家备考问题,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考点分享如下:
1.冷疗的方式冷疗的方式有干法和湿法,一般湿法比干法效果好,所以干冷法的温度应比湿冷法低一些,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冷疗的部位 因皮肤的厚薄不同,不同部位的冷疗,效果也不同,一般皮肤较薄的部位对冷更为敏感。另外,冷疗效果还受血液循环情况的影响,如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置冷,因血液循环良好,冷疗效果更好。
3.冷疗面积冷疗的效果与用冷面积大小成正比,如冷疗面积大则反应强;如冷疗面积小,反应则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冷疗面积越大,机体的耐受性越差,越易引起全身反应。
4.冷疗时间冷疗的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一般用冷时问为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性效应,不但抵消治疗效果,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出现冻伤等,甚至造成组织细胞死亡。
5.温度差冷疗的温度与体表皮肤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冷疗效果,如在冷环境中用冷疗,冷效应会增强。
6.个体差异病人机体状况、精神状态、年龄及性别不同,对冷疗的耐受力不同,反应也不相同。如年老病人,因感觉功能减退,对冷疗刺激反应比较迟钝;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对冷疗反应较为强烈;女性病人对冷的感受较男性敏感等。
相关阅读:
【考研大纲】2022考研大纲陆续发布中 请收藏
2022年考研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确定,各时间节点总结!
2022年医学考研冲刺刷题班,学霸带刷,助力冲刺!
以上就是“冷疗影响因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护理考研的政策动态、知识点汇总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请继续关注此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