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泻+瘙痒,你要想到这种病!医学教育网编辑将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供参考了解。
关联一:荨麻疹→胃肠型荨麻疹→腹痛、呕吐、腹泻→消化内科
患者女性,51岁,因“腹痛2天,加重伴呕吐、腹泻1天”入院,最初患者腹痛为阵发性绞痛,脐周为著,疼痛可忍,无呕吐及腹泻,未行治疗。1天前患者出现全身起红斑、风团,瘙痒,同时腹痛加重,还出现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不含血及胆汁。腹泻4次,淡黄色稀水样便,不含脓血。
询问患者发病原因及诱因,患者诉可能与“受凉”有关,未进食特殊食物及不洁食物。患者全身散在多处红斑、风团,躯干部为著,压之褪色,局部融合成大片。这种情况,即使不是皮肤科的专科医生,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荨麻疹,皮肤科的常见病。
门诊遂以“腹痛原因待诊 急性胃肠炎?”收入院。
患者既往体健。腹部查体:全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皮肤黏膜查体同上。患者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5.2×109/L,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皮肤科会诊,初步诊断:急性荨麻疹。
至此,患者皮肤的疾病算是告一段落,但患者腹痛、呕吐、腹泻的原因仍未明确。
急性胃肠炎?该病较常见,多由于饮食不当引起,但该患者并无不洁饮食史,共餐的家人也未发病。
腹型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过敏反应相关的血管炎,以胃肠道症状为典型症状时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腹部症状多见,大部分患者有消化道黏膜受累,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为最常见症状,可有呕血或便血。腹部症状多与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同时出现。
进一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腹部CT及胃镜、肠镜均无明显异常。
难道腹痛、呕吐、腹泻的原因是荨麻疹???
于是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真的存在一种荨麻疹的特殊类型——胃肠型荨麻疹。
荨麻疹其实是一种全身性过敏反应,多数表现在皮肤上,所以大家只知道皮肤上的荨麻疹。引起本病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其次是激肽,这些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在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降低,严重的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等。表现在呼吸系统,会出现喉头水肿、出气不畅等。表现在消化系统,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内镜检查可有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红斑、渗血。
具有皮肤表现的“胃肠型荨麻疹”其实不难诊断,难的是不具有皮肤表现的“胃肠型荨麻疹”,许许多多会被当成急性胃肠炎去诊治。很多荨麻疹患者都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可为过敏性疾病提供重要线索。临床医生借助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应考虑此病。
明确诊断后,经抑酸、解痉止痛、抗过敏、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改善血管通透性等治疗,该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未再呕吐及腹泻。皮肤瘙痒减轻,风团消退。
关联二:消化内科→幽门螺杆菌→慢性荨麻疹
幽门螺杆菌(HP)可是当今消化内科的“明星”,但你可知它也与荨麻疹有关?
据相关文献,1998年加斯巴里尼医生就发现,55%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的胃内可查出幽门螺杆菌,经抗菌治疗消除幽门螺杆菌后,有81%患者荨麻疹不再发生。
而且,这类患者体内往往存在特异性IgE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可持续释放抗原,导致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引起组胺释放。体内外研究也发现,HP可引起人体局部的微血管损伤和功能失调,这可诱发或加重皮肤水肿或风团的形成。
此外,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改变胃黏膜的通透性,促进组胺的释放,引起人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诱发机体体液免疫失去平衡,产生特异性抗幽门螺杆菌IgE以及诱导嗜酸粒细胞有毒阳离子蛋白和碱性蛋白释放,进而引发慢性荨麻疹持续不断发生。
“腹痛、腹泻+瘙痒,你要想到这种病!”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疾病防治方法及相关科普知识,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