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临床常见的冷敷方法是什么?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冷敷的主要作用:
具有降温、减慢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或出血、制止炎症扩散、抑制细菌活力等作用。常用于高热、中暑、牙痛、扁桃体摘除手术后、鼻出血、乳房充盈和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等患者。但大片组织受损、慢性炎症及枕的、耳郭、阴囊、心前区、腹部、足底等处不宜用冷敷。
冰袋常用于降温。方法如下:
①将冰块装入帆布袋内,用锤子敲碎成小块,倒入盆中,用水冲去棱角,以免损坏冰袋及使患者不适,冰袋装冰至半满(如无冰袋可用橡胶手套或塑料袋代替),排气后夹好袋口,倒提检查有无漏水后擦干,装入套内或用布包裹,置于所需部位,高热患者可放在患者前额、头顶及体表大血管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鼻出血、牙痛可用小冰袋放于鼾根部或颊部;
冰块融化后,需要时可重装;
③患者自觉冷敷处麻木、皮肤苍白或出现紫斑,应立即停止冷敷,以防冻伤。
医学教育网提供护士资格、初级护师及主管护师辅导课程,十数年辅导经验,老师辅导团队,欢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