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

继教动态
进修分类
互动交流
首页 > 继续医学教育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多数抗抑郁药对青少年无效

最新网络荟萃分析显示,治疗青少年抑郁的14种抗抑郁药中,仅氟西汀具有一定的疗效。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期刊。

来自牛津大学的Andrea Cipriani博士和同事称,“虽然多数临床指南将心理治疗列为一线治疗、抗抑郁药已广泛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且处方率不断增加。但是,2004年,因抗抑郁药可增加自杀风险,美国FDA发出警告,限制儿童和青少年抗抑郁药的使用。因此,青少年抑郁症是否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以及首选哪种抗抑郁药一直备受争议。”

为评估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治疗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对34项试验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共纳入5,260例受试者,涵盖的药物包括:阿米替林,西酞普兰,氯米帕明,地昔帕明,度洛西汀,依他普仑,氟西汀,丙咪嗪,米氮平,奈法唑酮,去甲替林,帕罗西汀,舍曲林和万拉法新。

结果发现,大多数抗抑郁药的证据质量分级较低。

氟西汀是唯一一个与安慰剂相比有效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抗抑郁药,标准均数差 -0.51(95%CI,-0.99至-0.03)。

氟西汀耐受性高于度洛西汀(OR = 0.31;95%CI 0.13-0.95)和丙咪嗪(OR = 0.23;95%CI 0.04-0.78)。

接受丙咪嗪(OR = 5.49;95%CI 1.96-20.86),万拉法新(OR = 3.19;95%CI 1.01-18.7)和度洛西汀(OR = 2.8;95%CI 1.2-9.42)治疗的受试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率高于安慰剂组。

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Jon Jureidini博士在述评中写道“Andreas Cipriani和同事在《柳叶刀》发表的研究结果给临床实践带来不安,因为抗抑郁药在治疗抑郁症的风险获益方面似乎确实未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明确获益。事实上,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包括氟西汀,比该荟萃分析结果还要低。作者承认该数据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却未将其他问题以及可能的数据失实因素纳入研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继续医学教育辅导课程

新课上线

单科¥5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