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

继教动态
进修分类
互动交流
首页 > 继续医学教育 > 学术动态 > 正文

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调控淋巴细胞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章海兵课题组研究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MLKL和FADD在抑制淋巴细胞增生以及激活NLRP3炎症小体中的作用机制,为炎症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细胞—通讯》。

FADD是介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FADD全身敲除的小鼠在胚胎期11.5天左右死亡,但同时敲除RIP3可以挽救这种胚胎致死,并且FADD和RIP3双基因敲除的小鼠表现为进展性的淋巴细胞增生。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FADD和MLKL双基因敲除小鼠,首次证实MLKL的缺失可以挽救FADD基因敲除导致的胚胎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FADD和MLKL双基因敲除小鼠随着年龄增长,在9周龄左右开始患有全身性淋巴细胞增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在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积累了大量的CD3+B220+双阳性淋巴细胞,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多。

同时,研究表明,在MLKL和FADD共同缺失的条件下,骨髓巨噬细胞中NF-kB信号通路激活减弱,降低了炎症小体激活所依赖的关键分子NLRP3的转录,进而影响了炎症小体的形成以及Caspase-1的剪切和IL-1β的分泌。

该项研究揭示了FADD和MLKL在小鼠胚胎发育、免疫系统稳态平衡以及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机制,为细胞死亡相关蛋白参与炎症反应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为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潜在药物靶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继续医学教育辅导课程

新课上线

单科¥5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