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牙周病 > 正文

引发牙周的病因、致病机制

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引发牙周的病因、致病机制,医学教育网小编将整理的有关内容分享如下:

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居于龋病之上。

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

牙菌斑根据其所在部位,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称为龈上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上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革兰阳性兼性菌占优势,与龋病发生、龈上牙石形成有关,龈缘附近的龈上菌斑还会危害牙周组织。

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附着性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

非附着性菌斑: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的龈下菌斑,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主要为革兰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具核梭杆菌等,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入侵宿主组织;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机能;损害宿主牙周组织;机体在阻止微生物入侵或扩散时发生的免疫反应,也会损害局部牙周组织。

“引发牙周的病因、致病机制”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更多口腔知识,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医学知识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