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介绍-口腔组织病理学

下面由医学教育网教务编写的口腔组织病理学-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的特点、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希望对口腔医师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黏液表皮样癌

特点

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
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30%,女性多见。
90%发生于腮腺。小唾液腺最常见于腭部。

临床表现

生长缓慢,无痛。直径多在2~4cm,形态不规则,活动度较差,质地中等硬,部分区域有囊性感。
高分化者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常无包膜,有散在的小囊腔。
高度恶性者与癌相似,肿瘤无包膜,界限不清楚,向周围浸润。
剖面实性,囊腔很少,常见出血和坏死。

病理表现(重点)

根据三种主要细胞成分的比例及细胞分化程度,分为3种类型:
①高分化(低度恶性)型: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中间细胞较少。
②低分化(高度恶性)型:构成细胞主要是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较少,低于10%,散在于表皮样细胞之间。肿瘤细胞异形性及核分裂象明显。
③中分化(中度恶性)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

腺样囊性癌

特点

也称圆柱瘤。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27%。40~60岁多见
生长缓慢,呈圆形或结节状,质地中等硬。
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浸润周围神经可引起疼痛和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

直径约3cm,实性肿块,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

病理表现

肿瘤实质细胞主要为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变异肌上皮细胞。
这两种细胞排列成管状、筛状和实性结构。
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分为三种组织类型:
①腺性(筛状)型:肿瘤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筛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腔隙周围有基底膜样结构。
②管状型: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为主。
③实性型: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团,大的团块中心组织可变性坏死,管状和筛孔状结构较少。实性型通常比其他类型容易复发和早期转移,预后差。
肿瘤细胞常浸润神经,甚至沿神经扩展相当远的距离。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