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大家复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大纲内容,医学教育网编辑将整理的“三叉神经痛概念、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学考点”具体资料分享给大家,如下:
概念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关于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定义是,位于三叉神经一支或数支分布区内的,突发的、通常是单侧的、严重的、短暂的、刀刺般剧烈的、发作性疼痛。年发病率约4-5/10万,是最常见的神经痛。
临床表现
性别与年龄
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疼痛部位
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疼痛性质
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扳机点
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
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神经系统检查
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三叉神经痛概念、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学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执业医师栏目。
【推荐阅读】
优惠来袭!好课85折 领红包叠加用,好礼逢抽必中!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下载!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教材变化详细说明!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教材变动说明!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点系列之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考点系列之唾液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