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贵在当下!与其空想明天,不如抓住今天。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意义-口腔执业医师常见考点”,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对复习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有帮助。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下颌运动的形式:下颌运动是一个三维运动,医学|教育网通常将该运动简化为开闭口运动、前伸后退运动和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来分析和描述。
下颌运动的范围及意义可分为下列三种:
1)边缘运动:为下颌向各个方向所能做的最大范围的运动,代表下颌、颞下颌关节及其韧带和咀嚼肌的功能潜力。
2)叩齿运动:即习惯性小开闭运动,是一种无意识进行的开闭口运动,与口颌系统下颌运动中神经肌肉记忆型的反复强化有关。医学|教育网叩齿运动的频率、稳定性以及速度大小反映该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是判断(牙合)功能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3)咀嚼运动:属于下颌的功能运动,冠状面上切点运动轨迹呈滴泪状,医学|教育网但存在个体差异。即使在同一个体,由于咀嚼食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以及咀嚼所处的时相不同,其轨迹的形态均有差异。
【进阶攻略】
切道斜度与覆(牙合)程度成正比,与覆盖程度成反比,即覆(牙合)越大,切道斜度越大,覆盖越大,切道斜度越小。
【易错易混辨析】
切道斜度: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下颌切牙运行的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的角度,医学|教育网正常约为45°——60°。通常,切道斜度与上切牙切端的舌侧斜度是相一致的。
髁道斜度:下颌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窝内的运动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的角度。髁道斜度是多变的,有一定的生理可变范围。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意义-口腔执业医师常见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执业医师栏目。
【推荐】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表
2020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入学测评及专业师资解析直播回放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预防医学》第三单元考点汇总-龋病预防
2020国家口腔执业医师现场审核时间免费订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