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口腔预防医学》之龋病的预防

《口腔预防医学》之龋病的预防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常见考点之一,医学教育网编辑为了大家刚好的备考201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将相关复习要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口腔预防医学》在我们考试中所占比例大约10%左右,而且复习内容相对来说容易理解,难点不多,是我们考试得分的一大利器,但是复习时要注意细致。现在就讲解一下各章节的内容。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可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对于牙齿的护理不够到位。平时看病所说的“牙髓炎,根尖周炎”等,都是从小小的“龋病”开始的,也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针对龋病的预防呢?

首先是龋病的易感因素。龋病易感因素预测一般为五个方面:①患龋经历②致龋微生物③唾液④全身健康状况⑤社会行为方面。这些方面常常也是导致龋病发生的因素。实验室预测了解各个实验的名称以及细菌名称即可。

然后是针对龋病的早期进行诊断。如何诊断分为三种:常规临床检查、X线片检查和特殊仪器诊断。对于特殊仪器检查,要掌握这些仪器的名称。

龋病的三级预防是每年必考知识点之一。如何判断分级,最重要的是治疗的时机。比如牙髓炎的治疗,此时已经由龋病发展为牙髓炎,已经是晚期治疗,所以牙髓炎的治疗为三级预防。龋病的预防方法最重要掌握两点:糖替代品和定期口腔检查时间。对于学龄前儿童,学习能力较差,喜甜食,恒牙正在发育,所以检查频率较快,一般3~6个月进行一次,学龄儿童为恒牙正在萌出期,要做好预防,所以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成人已经有了防龋意识,所以一般6~12个月进行一次。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口腔预防医学》之龋病的预防”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4年好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