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医师考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辅导——牙源性囊肿,医学教育网专业老师为大家汇总如下:
口腔组织病理学中,与颌面外科学联系比较紧密的章节里,牙源性囊肿算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那么对于牙源性囊肿中病理学知识点,各个囊肿的特点之间的鉴别也是比较重要的,考试当中五个选项也均为其特点的对比。
在旧版教材中,将原来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已经归类为“牙源性肿瘤”的范畴,但是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中,依然还在“牙源性囊肿”当中,所以在复习时,针对不同给的科目需要区别记忆。
以下则是各个疾病的鉴别要点:
牙源性囊肿 |
含牙囊肿 |
定义 |
又称滤泡囊肿,是指囊壁包含一个未萌牙的牙冠并附着于该牙的牙颈部的囊肿。 |
临床表现 |
下颌第三磨牙区最常见。囊肿生长缓慢,较大时可引起颌骨膨隆或面部不对称、牙移位及邻近牙根吸收。
X线: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囊腔内可含一个未萌的牙冠。
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 |
病理表现 |
镜下见内衬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构成,无角化,没有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
继发感染时衬里上皮可发生黏液化生,还可发生区域性角化。 |
萌出囊肿 |
定义 |
覆盖在一个正在萌出的乳牙或恒牙牙冠表面的黏膜软组织内的骨外的含牙囊肿,即萌出牙的缩余釉上皮与釉质之间液体潴留而形成的囊肿。 |
临床表现 |
肉眼见囊肿内含清亮液体或血性液体。 |
病理表现 |
镜下见囊肿上方为牙龈黏膜所覆盖,囊肿衬里上皮具有缩余釉上皮特征;继发炎症时,上皮增生,结缔组织囊壁内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
根尖周囊肿 |
特点 |
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常发生于一死髓牙的根尖部。
相关牙拔除后,若其根尖炎症未作适当处理而继发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 |
临床表现 |
囊肿大小和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 |
病理表现 |
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厚薄不一,
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常伴有多核巨细胞反应。
穿刺抽吸的囊液中有闪闪发亮的物质,涂片镜下可见长方形缺一角的晶体,即胆固醇晶体。
可见透明小体 |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口腔医师考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辅导——牙源性囊肿”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