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口腔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感染创口的处理-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资料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知识点较多,以下是医学教育网小编帮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染创口的处理:

(1)感染创口不作初期缝合,而应在感染控制后或病灶清除后进行,且缝合不宜过紧并作可靠的引流,其引流物应在感染完全控制、已无脓液排出后48小时去除,脓肿切开引流后不做缝合,但必须置入引流物。

(2)感染创口应覆盖和更换敷料,换药应定时;一般每日1次,分泌物多者可每日2次。

(3)有肉芽组织生长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创口,应予以湿敷,湿敷药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一般细菌感染可用0.1%呋喃西林或0.1%依沙吖啶;厌氧菌感染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绿脓杆菌感染可用1%醋酸、2%苯氧乙醇、0.1%-0.5%多黏菌素或0.2%~0.5%庆大霉素溶液。对高出创面的不健康肉芽组织应行剪除,肉芽组织水肿可选用高渗盐水湿敷,健康的肉芽创面可早期植皮,使其早期愈合。

(4)脓腔引流宜通畅,并可进行药物冲洗,瘘管应行刮治或烧灼。

(5)对经处理以后缝合的创口,尚应放置引流物,缝线应延期至1周后拆除,以免创口裂开。

(6)在感染创口的处理过程中。;应酌情使用抗菌药物;对全身情况差、病程长的患者应考虑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和维生素C的摄入,必要时给以输血,以促使创口的早期愈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