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牙体缺损常见原因有哪些?

牙体缺损是指牙齿硬组织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牙齿形态、功能或美观受到影响。其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龋病(蛀牙):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侵蚀牙齿表面,造成牙体组织的缺损。
2. 外伤:如意外摔倒、碰撞等导致牙齿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力量冲击,可能引起牙齿折断或者破裂。
3. 磨耗与磨损:长期使用过硬的食物,不良咀嚼习惯(比如磨牙),以及不正确的刷牙方式都可能导致牙齿表面逐渐磨损变薄。
4. 酸蚀症:频繁接触酸性物质(如某些饮料、胃酸反流等)也会对牙齿造成腐蚀作用。
5. 发育异常:先天性的牙齿发育不良,例如釉质形成不全,也可能导致牙体缺损。
6. 牙周疾病:虽然主要影响到支持结构,但在严重情况下也会影响到牙齿本身,造成部分区域的缺失。
7. 医源性因素:如不当的治疗操作(包括过度磨除、错误修复等)也会引起牙体组织损伤。

以上就是牙体缺损的一些常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