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是一大类具有双链DNA基因组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等。这类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可以产生多种免疫反应来对抗病毒。
1. 先天性免疫反应:当疱疹病毒首次感染时,机体会迅速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化、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这些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2. 适应性免疫反应:
-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针对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中和游离病毒颗粒,阻止其进一步感染健康细胞。
-
细胞介导的免疫:T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4 辅助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支持B细胞活化及CD8 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而CD8 细胞毒性T细胞则可以直接识别并杀死被病毒侵入的宿主细胞,从而限制病毒扩散。
3. 记忆性免疫:初次感染后,机体会形成针对特定疱疹病毒的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同种或相似类型的病毒时,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激活,产生更快速、更强效的免疫应答,有助于快速清除病毒并减轻症状。
4. 潜伏与再活化:部分疱疹病毒如HSV-1/2和VZV在初次感染后可进入神经节中的神经元长期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压力、疾病等情况下),潜伏的病毒可能会重新激活,导致复发性感染。
总之,针对疱疹病毒感染,人体通过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共同作用来抵抗病毒,并形成了特定的记忆机制以应对未来的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