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结核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其临床表现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局部肿块或肿胀:患者可能会在受影响的区域出现无痛性或轻微疼痛性的肿块,这是由于病灶周围组织反应和脓肿形成所致。
2. 疼痛:虽然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疼痛感,随着病情发展,部分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
3. 功能障碍:如病变累及下颌关节、上颌窦等重要结构时,可导致张口受限、咀嚼困难等症状。
4. 面部畸形: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骨质破坏和吸收,进而引起面部轮廓改变或不对称。
5. 溃疡与瘘管形成:当病灶穿透皮肤或黏膜表面时,可能会出现溃疡,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有时还会形成瘘管连接深层组织与体表。
6.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消耗表现,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颌面部骨结核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诊断时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扫描)及细菌培养、病理活检等方法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