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杆菌,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这类细菌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1. 形态与染色反应:埃希氏菌为短杆状或球杆状,大小约为0.5-2微米长,0.3-0.6微米宽。在革兰氏染色过程中呈现阴性反应,即细胞被染成红色。
2. 生理生化特性:这类细菌能够发酵多种糖类产生酸和气体,如葡萄糖、乳糖等;大多数菌株可以分解尿素但不产硫化氢。埃希氏菌属的成员通常具有丰富的酶系统,能适应不同环境中的营养条件生长繁殖。
3. 鞭毛与运动性:许多埃希氏菌种类拥有周生鞭毛,这使它们能够在液体培养基中快速移动。此外,某些血清型还可能形成菌毛和荚膜结构,有助于其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或抵抗免疫系统的攻击。
4. 抗生素敏感性和耐药机制:部分埃希氏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天然的敏感性,但也存在一些因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质粒而产生的多重耐药株。这些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细菌体内特定酶(如β-内酰胺酶)活性增强有关。
5. 致病机制:虽然大多数埃希氏菌是无害的正常肠道菌群成员,但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胃肠炎和新生儿脑膜炎等。这些致病性埃希氏菌通过不同的毒力因子(如肠毒素、志贺样毒素、黏附素等)来破坏宿主组织并引发炎症反应。
6. 临床意义:由于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畜体内,加之部分种类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因此在临床上对埃希氏菌的检测和鉴定非常重要。此外,对于耐药性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相关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