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也被称为Pindborg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发生在下颌磨牙区和前磨牙区,尤其是靠近牙齿根尖的位置。该病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
1. 组织学特点: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由多角形或立方形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巢状或者腺管样结构。细胞间质较少,常有玻璃样变性。
2. 钙化现象:在肿瘤组织中可发现大小不等的钙化颗粒或小结节,有时可见到牙本质样的物质。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3. 细胞核特点: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部分病例可见核分裂象但无异型性。
4. 纤维化和囊性变:随着病变的发展,肿瘤内部可能出现纤维化区域以及囊性改变。
5. 边界清晰:大多数情况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具有清晰的边界,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了解这些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其他类似疾病。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