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裂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异常,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鳃裂或咽囊残留上皮。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包括:
1. 位置: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颈侧部,尤其是胸锁乳突肌前缘附近。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在下颌角、耳后区或者扁桃体窝等处。
2. 形态:通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无痛性肿块,质地柔软至中等硬度不等,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3. 大小:大小不一,多数直径在1-5cm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囊肿可能会逐渐增大。
4. 表面特征:皮肤表面光滑,颜色正常或略显青紫色,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表现。
5. 内容物:穿刺抽吸可获得淡黄色、蛋清样液体,有时为血性液体。如果发生感染则可能排出脓液。
6. 并发症:部分患者因囊内出血或合并感染而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少数病例可能发生恶变,但较为罕见。
7. 特殊情况:当鳃裂囊肿与咽部相通时(即存在瘘管),病人可能会在吞咽时有分泌物从皮肤开口处溢出。
8. 发病年龄: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大多数患者是在青少年期或成年后才被发现的。
9. 性别差异:男性稍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5:1。
综上所述,鳃裂囊肿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颈侧部无痛性软组织肿块,质地柔软至中等硬度不等,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在诊断时需与其他类型的颈部肿块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