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并预防并发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识别和评估: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脑卒中,确定脑卒中的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CT扫描等。
2. 溶栓治疗与血管再通:对于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内给予静脉溶栓药物,或者在6-8小时内考虑机械取栓等方式恢复大脑血液供应。
3. 控制颅内压增高:针对可能出现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情况,采取脱水、降压等措施以减轻症状。
4.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密切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及心电图变化,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
5. 预防并发症: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次生问题的发生。
6. 早期康复介入:一旦病情允许,应尽早开始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功能恢复性干预措施。
通过上述综合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