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龋病(俗称虫牙)发展至牙本质阶段,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可能会感到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更加敏感,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发性的疼痛感。这是因为牙本质含有许多微小的管道,称为牙本质小管,这些小管直接与牙髓(牙齿内部包含神经和血管的部分)相连。当龋病侵蚀到这一层时,外界刺激更容易通过这些小管传递给牙髓,从而引起敏感或疼痛。
在病理学方面,随着龋损深入至牙本质,牙本质的结构会受到破坏,出现脱矿现象,即矿物质成分减少,导致牙体组织变得松软。同时,牙本质中的有机物也可能发生分解,进一步削弱了牙齿的支持力和抵抗力。此外,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受累牙本质区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色、质地改变以及结构破坏。
治疗上,如果龋损仅限于表层牙本质,通常可以通过去除腐质后进行充填修复;但如果病变已深入接近牙髓,则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法,如间接盖髓术或根管治疗等,以防止感染扩散至牙髓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龋齿对于保护牙齿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