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黏液瘤,也称为牙源性粘液纤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颌骨内。其病理特征主要包括:
1. 组织学特点:显微镜下观察,牙源性黏液瘤由丰富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分布的梭形或星状成纤维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常排列稀疏,并且在粘液样基质中漂浮。有时候,可以见到少量胶原纤维。
2. 粘液样基质:肿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含有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等多糖类物质的粘液样基质,这种基质呈现为淡蓝色或无色透明状,在HE染色切片中表现为网状结构。
3. 细胞形态:细胞数量相对较少,通常呈梭形、星形或多边形,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但有时可出现轻度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恶性变。
4. 血管分布:肿瘤内可见到细小血管穿行于粘液样基质中,这些血管壁较薄,周围可能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5. 特殊表现:在某些病例中,牙源性黏液瘤可伴有钙化或骨化现象;如果发生在根尖周区域,则可能导致牙根吸收。
6. 生长方式:该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但无包膜包裹,具有局部侵袭性和复发倾向。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但转移极为罕见。
在诊断时需与其他类似病变如牙源性纤维瘤、造釉细胞瘤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