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践行不伤害原则,是每一个医疗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具体到
口腔执业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这一原则:
1. 严谨诊断:首先需要确保对患者的病情有准确的了解和判断,避免因误诊或漏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治疗风险。
2. 安全操作:在进行牙齿清洁、拔牙等各项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经过彻底消毒后的器械,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4. 风险告知与同意:在实施任何具有潜在风险的操作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概率,并取得其知情同意。如果患者不同意某项治疗方案,则需尊重其意愿并寻找其他替代方法。
5. 持续学习和提高:口腔医学领域不断进步和发展,作为医生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文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6. 关注患者感受:除了生理上的不伤害外,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尊严和个人隐私。在诊疗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帮助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7. 合理用药: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要严格按照医嘱开药,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服用方法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通过上述措施,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践行不伤害原则,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